標籤: 入口網站

  • 國際搜尋引擎列表(International Search Engine List)

    自從網際網路誕生以來,搜尋引擎(Search Engine)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,被譽為文明互動的一次重大飛躍。

    早期搜尋引擎市場百家爭鳴,各家業者競相推出創新功能以吸引用戶。然而,隨著市場整合,幾家巨頭逐漸主導全球搜尋引擎市場。

    本文將介紹全球範圍內最知名的搜尋引擎(依英文首字母排序),補充更多具代表性的平台,並探討它們的特點、市場定位及未來趨勢。

    1. 360搜索(Haosou)

    360搜索(又稱「好搜」)由中國大陸的奇虎360公司於2012年推出,是中國大陸重要的搜尋引擎之一。憑藉其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技術優勢,360搜索強調安全搜尋與隱私保護,深受重視網路安全的用戶青睞。

    它不僅提供網頁搜尋,還整合了新聞、圖片、視頻和問答功能,並與奇虎360的防毒軟體等產品深度整合。雖然其全球市場份額僅約0.14%(截至2025年),但在中國大陸市場與百度、搜狗形成競爭態勢。

    2. AOL Search

    AOL Search是美國老牌網路服務提供商AOL的搜尋引擎,起源於1990年代中期,早期以其入口網站聞名。自2016年起,AOL Search由Bing提供技術支持,搜尋結果與Bing高度相似,但其介面保留了AOL的特色,提供新聞、娛樂、財經等分類搜尋。AOL目前隸屬於Yahoo! Inc.,全球市場份額約0.05%,每月吸引約3.39億次訪問,主要在美國市場仍有一定影響力。

    3. Ask.com

    Ask.com(前身為Ask Jeeves)創立於1996年,以問答式搜尋為特色,早期試圖打造一個以問題解答為核心的搜尋平台。雖然其市場份額已大幅縮減,但Ask.com仍以其獨特的問答介面和內容預覽功能吸引小眾用戶。目前隸屬於InterActiveCorp(IAC),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奧克蘭,Ask.com在全球市場份額微小,但在特定領域(如文化和生活方式)仍有一定應用。

    4. Baidu(百度)

    百度是中國大陸最主要的搜尋引擎,創立於2000年,由李彥宏和徐勇共同創辦,被譽為「中國大陸的Google」。百度在中國大陸市場占據主導地位,全球市場份額約0.89%(截至2025年)。其特色在於對中文內容的深度索引,以及與中國大陸數位生態系統的緊密整合,包括百度地圖、百度百科和AI功能。百度的RankDex演算法曾影響Google的PageRank發展,但由於中國大陸的網路監管政策,百度主要服務於中文用戶,國際影響力相對有限。

    5. Bing

    Bing由微軟於2009年推出,是全球第二大搜尋引擎,市場份額約3.93%(截至2025年)。Bing以其簡潔的介面、每日更新的背景圖片和強大的多媒體搜尋功能(如圖片和視頻搜尋)聞名。透過與Microsoft Copilot的AI整合,Bing提供更智慧化的搜尋體驗。此外,Bing的獎勵計劃(Microsoft Rewards)允許用戶通過搜尋累積積分,兌換禮品卡或捐款,吸引了部分忠實用戶。

    6. Brave Search

    Brave Search由Brave Software開發,於2021年推出,強調隱私保護與無追蹤搜尋。作為獨立於Google和Bing的搜尋引擎,Brave Search使用自有索引,並以其隱私導向的特性吸引用戶。它不收集用戶資料、不使用追蹤 cookie,且與Brave瀏覽器的隱私功能無縫整合。雖然市場份額較小,但其在注重隱私的用戶群中逐漸獲得關注,特別是在歐美市場。

    7. DuckDuckGo

    DuckDuckGo於2008年由Gabriel Weinberg創立,以隱私保護為核心賣點,全球市場份額約0.67%(截至2025年)。它不追蹤用戶搜尋歷史、不儲存IP位址,並提供一致的搜尋結果,避免個人化濾泡。DuckDuckGo整合了多種功能,如地圖、天氣、計算器和「!bangs」快捷指令,讓用戶可直接跳轉至其他網站(如Wikipedia或Amazon)。其每月處理約30億次搜尋查詢,深受注重隱私的用戶喜愛。

    8. Ecosia

    Ecosia是一家位於德國柏林的生態友好型搜尋引擎,成立於2009年,市場份額約0.1%。其最大特色是將廣告收入的100%用於全球植樹項目,至今已在35個國家種植超過2.13億棵樹。Ecosia由Bing提供搜尋結果,但強調隱私保護,不建立用戶檔案或出售資料。對於關心環境議題的用戶,Ecosia提供了一個兼顧搜尋功能與社會責任的選擇。

    9. Google(谷歌)

    Google是全球搜尋引擎的霸主,市場份額高達89.79%(截至2025年)。自1998年由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創立以來,Google憑藉其先進的演算法(如PageRank)和廣泛的索引資料庫,成為搜尋的代名詞。除了網頁搜尋,Google還提供地圖、翻譯、YouTube、學術搜尋等多種服務。其AI功能(如AI Overviews)進一步提升了搜尋精準度。然而,Google因隱私爭議和反壟斷問題在部分地區受到挑戰。

    10. Naver

    Naver是南韓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,於1999年推出,當地市場份額約42.89%(截至2024年)。Naver以其整合搜尋功能聞名,將網頁、新聞、圖片、影片等結果呈現於單一頁面,特別適合南韓用戶的搜尋習慣。它還提供Naver地圖、線上支付和社群平台等服務。雖然Naver的全球市場份額有限,但在南韓的影響力無可匹敵。

    11. Sogou(搜狗搜尋)

    搜狗搜尋由搜狐公司於2004年推出,現為騰訊旗下品牌,是中國大陸重要的搜尋引擎之一。搜狗以其對中文語義的精準理解和行動端搜尋的優化聞名,特別是在微信公眾號內容搜尋和智慧問答系統方面表現出色。雖然其全球影響力較小,但在中國大陸市場與百度和360搜索形成三強鼎立。搜狗的輸入法整合也為其帶來大量用戶流量。

    12. Startpage

    Startpage於2006年在荷蘭創立,定位為「全球最注重隱私的搜尋引擎」。它通過代理Google和Bing的搜尋結果,提供無追蹤的搜尋體驗,並遵守歐盟的GDPR法規。Startpage的「匿名檢視」功能允許用戶在不暴露個人資訊的情況下瀏覽網頁。其市場份額雖小,但在隱私意識高漲的歐洲市場有一定吸引力。

    13. Yahoo

    Yahoo曾是1990年代的搜尋引擎霸主,現由Bing提供技術支持,市場份額約1.21%(截至2025年)。Yahoo的特色在於其入口網站整合了新聞、電郵、財經和運動等服務,特別在日本市場仍有顯著影響力。雖然其搜尋功能已不再獨立,但Yahoo的品牌歷史和多元化服務仍吸引一定用戶群。

    14. Yandex

    Yandex是俄羅斯最大的搜尋引擎,創立於1997年,當地市場份額高達71%(全球約1.62%)。Yandex以其對俄語搜尋的優化和本地化功能聞名,提供地圖、翻譯、音樂串流等服務。其演算法相較Google較簡單,但在俄羅斯及周邊國家(如哈薩克斯坦、烏克蘭)具有強大競爭力。2023年的程式碼洩露事件揭示了其排名因素,進一步提升了SEO優化的透明度。

    搜尋引擎的未來趨勢

   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,搜尋引擎正朝向更智慧化、個人化的方向演進。語音搜尋、視覺搜尋和AI驅動的內容推薦正在改變用戶體驗。例如,Google的AI Overviews和Bing的Copilot展示了AI在搜尋中的潛力。

    同時,隱私保護成為重要議題,DuckDuckGo、Brave Search和Startpage等平台因應這一需求而崛起。此外,區域性搜尋引擎如百度、Naver和Yandex在本地市場的深耕,顯示了文化與語言差異對搜尋行為的影響。未來,搜尋引擎可能進一步整合去中心化技術,提供更透明、安全的搜尋體驗。

    結語

    搜尋引擎作為數位時代的資訊入口,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知識獲取與生活方式。從全球霸主Google到區域強者如百度、Yandex和Naver,再到隱私導向的DuckDuckGo和Brave Search,每個搜尋引擎都在特定市場或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。隨著技術進步和用戶需求的變化,這些平台將持續創新,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精準、便捷的搜尋體驗。無論你是尋求資訊、探索世界,還是解決問題,這些國際搜尋引擎都是不可或缺的數位助手。